《勐马档案》书评

作者:欧宁  

今天的新闻《云南孟连县发生暴力冲突事件2人死亡》“7月15日,孟连县派出工作组对公信乡、勐马镇部分胶农因利益纠纷与当地橡胶企业发生冲突事件开展处理工作。7月19日上午,当地公安民警依法传唤在冲突中涉嫌违法犯罪的人员时,遭到当地部分村民暴力围攻,致使多名民警受伤、多辆警车被砸。公安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致多名村民受伤,其中2人因抢救无效死亡。”作为一个傣文化研究样本,也许只有少数人类学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知道勐马这个地名,现在它却因跻身今年以来接二连三发生的警民冲突事件而被更多人知晓。丑恶的现实已迫近本来与世无争的地方,即使最边远的地区,也难逃一劫。

勐马寨隶属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勐马村,是勐马镇政府所在地,共有217户795人,全部为傣族农民,属傣那支系,语言使用德宏方言,文字为傣泐文和傣那文。今年4月,在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帮助下,勐马寨的十多位知识分子独立编辑撰写的《勐马档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全面记录、整理了勐马寨的文字、历法、规约、节庆、习俗、叙事文学、游艺、音乐、舞蹈、佛事、建筑、生育、卫生、医药、商业、社团、饮食等文化和社会档案,以傣语和汉语两种文字刊行,图文并茂,为人类学研究保存了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如果我们把这一出版项目看作勐马寨历史文化的传承,那么它最出色之处就在于把历史书写的权力交还给历史主体。通常文化保护的工作都会先入为主,以一个外来者的目光去救助濒临灭绝的它者的文化,而忽略被救助者的主体性。这一项目显示出对勐马寨人极大的尊重,在书的封面上,编著者被署名为“勐马寨人”。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派出的项目专家何戍中在此书后记中记录了勐马寨村民在2005年5月1日集体讨论《勐马档案》写作大纲的详细情形,他的耐心旁听与村民们的自主讨论,反映出这一项目典型的工作方法。因此,把此书称为中国第一部民间的傣族文化专著一点也不为过。

从事文化保护和历史档案工作的人大多热爱古老的历史,珍视濒危的文化,但他们的工作常常只限于救助而对这些历史文化的再生和发展有心无力。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曼谷的文化事务高级顾问白海思(Heather Peters)在前言中所指出的此书的缺憾:撰稿人都是村中的老人,缺少年轻人的参与;关注傣族文化的历史遗存,但对它在现实中的流变(例如它受到艾滋病、吸毒和不稳定移民的冲击)缺乏敏感。很多人都这样安慰自己:只要某种文化被围上护栏,或被搬入博物馆,或被印刷成书,他们也就可以无愧于后人了。事实上这些只是标本文化,它得不到现实生活的滋养,与枯死寂灭无异。

某个城市的规划官员曾说,我们这儿的所有古建都已请建筑学院的师生作了测绘,画了图,被印成书了,可以拆了!这就是他们所理解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