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鲍勃先生有关中期评估之发现和建议的话音刚落,我们那边已提着行李上路了。
这一回,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项目官员李江萍老师同行。作为“文化绘图”这一形式的始作俑者,亦是本项目的直接负责机构,由教科文的项目官员来作“文化绘图”的培训应该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去之前,问了当地负责人梁全康,他说怎么这时候来啊,都忙着扒田呢!又问了几个记录员,说,雨少,种不下去,可能还要等几天。
虽说项目已进行了一半时间,发现这个困扰始终存在,就是:老也搞不清项目村到底什么时候忙,什么时候闲,为此纠结不已。
不管怎么样,我们出发了。
◆“中期评估”的效果
1)联合国评估专家的现场考察和评估意见,给从江县政府很大的鼓励,专家的正面肯定,让领导们更重视项目了。有两件事说明这种鼓励的作用:当我们把“文化绘图”的中期报告和第一期简报交给主管项目的副县长后,她在第一时间就拿给县委主要领导看,并督请其按简报中通告的时间,要求全县干部观看中央七台播出的“从江农业文化遗产专题片”。还一件事,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在结束了北京农展馆活动回到从江后,马上和主管项目的副县长分享了展览的成果,双方皆表示对从江申请“农业文化遗产”有信心。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情况。
2)“文化绘图”的中期报告,2.1产出的第一期简报让县里各方面对项目这一年来的工作有了切实的了解。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非常认真地看了报告中当地记录员整理的村寨文化,认为写得很有意思,他说很多东西他以前也不知道,他没有想到下面的村民能把自己的文化说得这么生动完整。简报绝对是个好方式,从第一期的效果看,这种图文并茂的文字的方式比饭桌的方式更系统全面,影响的长度和广度也相对更大。当地负责人梁全康建议把简报的发放范围扩大到项目村所在的乡,确实很有必要。此去杆动村所在的秀塘乡,想用乡里的电脑下载记录员拍摄的照片,那儿的乡长因根本没听说过项目,一开始执意不让用他们的电脑,非让出示县里的介绍信,说是怕外面的人搞什么不好的照片。
3)“文化绘图”有三位记录员参加了评估专家在从江县的座谈会,从事后的表现看,他们都受到极大的鼓舞,对项目的意义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范锡彪已和村里商量着要成立村里的“斗牛协会”,作为常设组织,每年张罗斗牛的事。他说他们想把这件事真正恢复起来,长期办下去。
4)县文广局从北京开会回去后,即在小黄村和岜沙村把项目的牌子立起来了,虽然没有借由立牌的机会在村寨中对村民做宣传工作是个缺憾,但牌子醒目气派,本身的效应还是很明显的。文广局长主持了6月6日的“文化绘图”记录员培训会,对记录员前一阶段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文广局副局长,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都听了半天的培训并参与讨论,这也是之前没有过的。
◆“文化日历”和“文化绘图”培训
1) 教科文并没有生搬他们以往在其他国家实施“文化绘图”的现成做法,而是汇总了2.1产出已取得的经验,针对本项目的当地实际情况,非常有创意地提出了两个工具:
a.文化日历——各项目村村民选出由记录员或其他志愿者拍摄的代表本村的照片,挑选一句吉祥话,标注出2011年本村重要的日子,再由项目执行单位负责设计和印制,于2011新年之前按各项目村户数,每户可获得一张2011年本村的“文化日历”。
b.文化绘图——参照“中期报告”中梁全康和杨光黔绘制的“从江文化绘图”,各项目村以行政图或本寨的地域图为蓝本,村民讨论确定图上的内容和标识,由记录员或其他能绘图的村民手绘完成。
李江萍老师的PPT引人入胜,讲话特别招人听。
2) 培训采用参与式讨论互动方式进行,各项目村记录员分成三个小组,先请大家自行讨论制作“文化日历”的工作流程,写出各自认为这项工作需要做的事。这种方法显然大家并不很熟悉,但记录员们都不乏坦诚认真的态度。
这组除了最前面的杨通荣外都是小黄村的,村长(中)就当仁不让地操笔代劳了。
这组的记录员有当乡干部的有当村干部的,讨论时也一派自信从容的风范。
这组在江萍老师的启发下,比较活跃。
3) 讨论的结果果然有意思,很多想法是事先无法设想的。关于照片,大多数记录员认为村民会选择村寨全景,小黄村长甚至说,已经选好了,就是那个千人鼓楼前唱大歌的。还有不少想选一大数小几张照片组合的,这和最初提出的选一张照片的方案已不尽相同。关于日子的标注,有的记录员反应他们的很多节日农耕日祭祀日,都是由鬼师当下算出来的,不一定能事先定下来。关于吉祥话,有的组,比如干部比较多的组就说,不用讨论,反正跟村民说他们也没什么意见,不如直接做出来,给村民一个惊喜多好。有的组,比如那组讨论得比较热烈的壮族杆动村的蒙天元就说,他不能代表全体村民,顶多提出几句吉祥话供村民参考,最后必须经大家讨论决定,因为这是大家的事。就是讨论定下后也要在村里的村务公开栏里公示三天,请没能参加讨论的村民发表意见,也给大家充分的考虑时间。
4) 一场小小的参与式讨论已经表现出项目实施中的诸多状况,虽然这两个工具所针对的就是当地村民因为文化或习俗的原因参与度不够的问题,但在实施层面,由讨论中反应出来的广泛存在且已习以为常的“越俎代庖”的思维模式,确实也是障碍之一。李江萍老师据此再次告诫大家,项目的参与过程和产出的成果同样重要,因为只有让村民参加进来,才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文化的价值,只有他们发表意见,别人才可能了解他们,而项目不过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来凝聚社区的力量,这个才是项目的核心目的。所以,她在最后归纳大家的意见时,修改了最初的设想,表示照片只要是村民选出来的,按他们的喜好,一张或多张组合都可以。日子的标注,按照各村各民族的习俗,由村民自己决定标或不标,标的内容也没有限制。她特别赞扬了蒙天元的提议,把“公示三天”写入了“文化日历”工作流程。
5) 讨论和形成最后意见的过程实际上成为培训的一部分,从中记录员的某些意识得以提升,整个过程也旨在向他们师范所谓“参与”和“民主”的做法和结果。“文化绘图试点村新年历”操作流程(见附件)经过这样的互动最后产生。相信每个参加培训的记录员在这个过程中对做这件事的核心要点了解得比较清楚了。
6) “文化绘图”的培训同样是在讨论中进行,对李江萍老师提出的要请村里的妇女来标出属于她们的生活内容和地域,有记录员半开玩笑地说:妇女懂个屁啊!坦诚的记录员们,很直接地道出了当地社区对妇女尚存有的轻视。这正是千年发展目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文化绘图”题中应有之意。李江萍详细解释了“千年发展目标”,给大家讲了其他地方为了解决妇女不习惯或不可以和男人一起活动的问题,单独组织女性在一起讨论的做法。此次培训也第一次增加了小黄村的女性记录员潘培花。
7) 培训中,针对岜沙村前些日子的求雨仪式,寨上法老和村民很不客气地拒绝岜沙村记录员滚水格及当地负责人梁全康和志愿者的拍摄,并对滚水格有所误解的事进行了讨论。李江萍讲述了卡贝丝女士在“中期报告”的文章中提到的澳大利亚土著民族进行“文化绘图”的故事,对滚水格说,我们的项目的目的不是猎奇也不是学术研究,所有村民自己整理的文化档案都会得到尊重,能和外人分享的我们会按照村民认可的解读去做宣传,如果不愿为外人知晓,绝对没关系,就像澳大利亚土著民族一样,他们可以封存自己的“文化绘图”,永远不对外。有些仪式确实是传统上就排斥外人参与的,它可能和村寨人的信仰有关,关乎仪式是否灵验,这样的事正是项目认为要保护的,如果村里人一时不愿意记录也不要紧,绝对要尊重他们的决定。通过这个实例,大家在讨论中更了解了项目的宗旨和做法,大家提出了不少办法想帮助滚水格开展工作,滚水格认为还是他本人试着去慢慢把项目的意思解释给寨老和村民们,最有可能的到村民的理解,解除以往由于各种原因对外人介入他们的文化的高度戒备和不信任态度。大家都希望在这个项目框架内,给岜沙人以真正的文化自信和自尊。虽然这个工作很困难,作为岜沙的新一代人,滚水格说他愿意去尝试。
8) 部分“从江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和小黄村的村长、会计参加了此次培训。
9)培训日正直芒种,大雨骤降,农时不等人,为此原定两天的培训压缩在一天完成。第二天一早,大部分记录员赶回各家的田头。
◆后续效应
1)培训结束第二天,我们请准备上坡扒田的杨通荣晚走一会,待我们来到他失火之后还没完全盖好的新房后,非常惊奇地发现,他已把那张手绘“从江文化绘图”贴在了简易的工作台前的墙上。七天以后,端午时分,高增村是少数几个也过这个节的侗族村寨,杨通荣说他们这个节也只是小过,六月六才是吃粽子的大节日。我们在他家过节的时候,发现他的工作台上多了张他自己画的高增村的文化绘图草图。看来他在插秧的时候,电脑前的那张图已在他心里换化成高增村绘图。
我们跟杨通荣说,他这是脚踏高增,胸怀从江,放眼世界。
2)培训之前已经完成插秧的只有蒙天元,他说他们村因为有杆动河,不用等雨,插秧可以比别的村早些。他在培训后回村的第三天晚上就召开了村民会讨论“文化日历”。
村民会在支书家像礼堂一样的堂屋开的,来了四五十人,里面有还在绣花的妇女呢。
来的更多的是村里的老人,支书(左)认为这事很有意义,右边照片里的老人正在仔细研读“中期报告”。
杆动村记录员蒙天元一家祖孙三代,父亲蒙海是当地数得着的壮族鬼师,他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义十分了解,已在村里收集整理了很多文化档案。听完儿子在村民会上对“文化日历”的介绍,老人说他第二天在田里劳作的时候脑子里想了一天,想出一句村里流传的古语:“喝水靠故人,说话照前人”。他认为这句话可以写在日历上,和项目的宗旨很吻合。
这样的手抄本(中)蒙天元说他父亲有好几柜子,都是从各处收集来自己手写整理
蒙天元说村民大会上大家认为全景照最能反应杆动,让他天气晴好的时候去拍,然后大家再挑选。上面这张照片就是他拍的,我说不错,他说不好,天气太阴,而且只是寨子的一角。他说他一定要在7月初左右拍出几张村民满意的照片来。
3)范锡彪培训结束即回到摆鸠村,他说他已想好下一步的计划,一是成立摆鸠村斗牛协会,一是把村里的妇女单独找到一起,让她们聊聊她们的事。这两件事和“文化日历”的事,他准备农忙过后就做。
4)下尧村的记录员黄海生6月23日晚召集了村民会,他按每户派一个代表的原则,全村6个自然村109户就有109人参加了会议。村民对他们村的事能登在“中期报告”里非常高兴,对“文化日历”很感兴趣,他们已从记录员提供的十几句吉祥话里选出三句大家意见比较集中的,还选出了6.13下尧半年节和11.30下尧壮年两个日子,认为是他们希望在日历中特别标出的。记录员之前拍的照片村民没选出满意的,黄海生表示等这些天雨过去,他再多拍些,他说下尧的村民认为村寨的风景最能代表村寨。
◆小黄村博物馆
这趟去了两回小黄,第一次是6月7日和教科文的李江萍同去,看见小黄博物馆前的路
已修好,但内部的照明等基本装修都没做。第二次是6月16日,几番大雨,发现博物馆后的山体下滑已冲坏外墙,梁全康,张成文受命设计博物馆内部装饰,进到里面,说一层已可插秧。此事请民博关注并适时与从江民宗局沟通,梁全康他们的装饰方案一个也要与后期的使用相配合才好,不能再做白花钱不合适的事了。
20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