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5日—7月8日,阿尔村羌文化保护项目志愿者王云霞、罗吉华和高巍,与本项目当地负责人高荣金一起,再次来到汶川阿尔村。从去年11月中旬阿尔村羌文化保护项目村民志愿者队伍建立后,村民记录阿尔羌文化的各项工作陆续展开。此次前去阿尔村,主要是与志愿者们一起交流项目的进展情况,分析项目的不足之处,共同探讨下一阶段项目如何实施。
一、基本情况
出于震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以及政府要把阿尔村所在的龙溪沟打造为一个旅游品牌的计划,龙溪沟沿途各个村寨均在铺设水泥路。为了工期顺利完成,施工方时不时要对村里“封路”,来往交通非常受限。若是需要出入村寨,村里人只能徒步走上好几个小时山路。这一次,我们正好赶上可以“放行”,能坐着面包车一直到村里。沿途,我们发现这条水泥路并非一路畅通,而是断断续续,一段水泥路,一段又是原有的土路。此外,道路都是顺着水道沿着山体而修,我们不时都能看到塌方之处,路面上碎石泥土散落一地,严重的,会完全堵塞道路。可以预见,这条路即使修好之后,也需要不断维修。
自项目在阿尔村全面开展以来,项目当地负责人高荣金便骑着摩托车多次来往于汶川县城与阿尔村之间的这条道路上。高荣金热忱、责任心强,对这个项目充满信心。由于平日里要参加县里的工作,更多时候他只能放弃周末与家人团聚,选择到阿尔村与村民志愿者在一起。对此,他80多岁的老母亲在见到我们时,对荣金“究竟在忙些什么”不禁有些埋怨。
村里发生了好些变化,大多数村民的房屋已经修建好,在等待着最后统一的“风貌改造”工程,要把裸露在外的水泥墙以及红砖墙用这里的原材料即石片和黄泥掩盖起来,从而改造成原来的民居外貌。村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修建位于巴夺寨中占地几百平米的“释比文化传习所”,如今已能看到传习所的大概框架。这个季节,是玉米、洋芋、白菜和海椒等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山中一遍郁郁青青。然而由于近日连连降雨,温度低于往年同期,村民们很担忧这样的气温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往年这个时候,海椒应该有一尺高了,如今在地里依然还是株小苗。”余世华老伯说:“看这样的情形,我们都在想,是不是该去神山上还天晴愿了?”靠天吃饭的村里人希望通过虔诚的仪式来改变这些不顺利的事情。
1. 走访志愿者
7月6日晚上和7日白天,我们在村里四处走访村民志愿者,了解志愿者记录羌文化的情况。
2. 召开志愿者会议
7月7日晚上8:30— 11:30,我们在释比余正国家召开了志愿者会议,18名核心志愿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包括三个主要议程:
第一个议程是就项目的开展情况与大家进行交流。首先,我们向大家介绍了北京志愿者团队在北京所开展的系列文化活动,如在中国人民大学和798尤伦斯艺术中心的两次讲座,媒体对此项目的关注与报道,以及阿尔羌碉修复呼吁书的落实情况等。其次,我们分析了志愿者已有的记录成果,所存不足之处,以及后期我们在记录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再次,为了后期项目工作能更顺利地如期完成,我们根据大家的建议在阿尔村里选择了两名本村项目负责人,即阿尔村小学校长朱金勇和年轻的释比余正国。这两名负责人会与项目当地负责人高荣金保持密切联系,在村里定期召开志愿者会议,共同讨论项目进展以及如何实施等内容。
第二个议程,是志愿者们就项目实施情况展开讨论。项目组七个小组长分别就他们所负责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目前还欠缺什么内容。讨论非常热烈,志愿者们纷纷提出建议,共同督促还没有完成记录任务的小组。
第三个议程,为了保证阿尔村民最后成果的知识产权,打消村民关于项目产出成果最终去向的疑虑,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阿尔村村民委员会签订了一份协议书,保证这些成果的知识产权完全属于“阿尔村人”。
3. 采谈志愿者
这几日,我们集中采谈了阿尔村的志愿者,内容包括他们为何想要参加这个项目、如何记录羌文化、写了哪些内容以及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感受等方面,并对这些访谈进行了摄像。
二、项目已有成果
1. 文本成果方面,目前已有14位村民志愿者提供了对阿尔羌文化的文字记录,初步统计超过7万字。从当时讨论的大纲来看,每部分内容均有涉及。其中记录得最多的是朱金勇,他利用业余时间在笔记本上写了90页,涵盖内容非常全面。释比朱金龙、余世荣、余正国等志愿者对于村里的释比文化有比较详细的记录,余世华描述了羌族修建民居的传统文化,罗秀琼写了羌族的饮食、刺绣、医药等方面,何兴利介绍了阿尔千年羌碉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杨波则讲述了关于阿尔村的一些古老传说,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村民大多都将记录内容手写在笔记本上,志愿者余正国主动将大部分内容录入了电脑,形成了电子文档,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
2.影像记录成果。前期我们给村民志愿者提供了一台便携式摄像机,两台数码相机以及两支录音笔,这次我们看到已经有了丰富的影像记录成果。在余正国负责管理的大硬盘中,存了大量的羌文化影视资料和照片。每当村里有比较隆重的活动时,如婚礼、葬礼等,志愿者们都拿着设备开始工作,以村民自己的视角拍摄自己的文化。
3.“阿尔羌语会话入门”初稿形成。这是我们最后成果的产出之一。志愿者选择了羌族生活中的常用句作为主要内容,编写了1700字左右的会话入门小册。
三、项目不足之处
1.参加记录的人数尚少。当时报名参加项目的村民志愿者185名,如今提交文本记录的只有14人,我们希望村里的核心志愿者能动员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记录阿尔村羌文化的队伍中。
2.记录的内容尚有欠缺。尽管志愿者按照当初的大纲记录了多个方面的阿尔羌文化内容,可是仍有许多欠缺之处,例如“阿尔概况”中有志愿者辛苦搜集的关于阿尔村的传说,但是却没有对阿尔现状的介绍;而在“民居”中没有对羌族传统木锁的记录;村中传说故事很多,可是现有的文字中却没有反应;有些内容仅仅是大概介绍,而没有详细地描述等。
3.不少志愿者反映设备使用问题。由于设备数量有限,而志愿者数量比较多,设备使用就存在一定问题。一些志愿者说有时候遇着很好的机会可以拍摄,可是手中却没有设备。而一些志愿者拍摄了不少内容,可是没有到村中唯一拥有电脑的余正国那里去及时存档,也导致了一些内容丢失。
4.阿尔寨由于位于海拔更高的山上,其志愿者与巴夺寨和白家夺寨的来往较少,关于项目的交流也较少。目前我们在阿尔寨有了两名具体的志愿者负责人——马志武和何小江, 7月8日我们开志愿者会议的时候,他们说已经记录了不少内容,只是还不完整。这两位负责人一直坚持到晚上11:30志愿者讨论会结束,才在深夜里打着手电筒爬山回家。
项目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就是我们下一阶段要继续努力的方向:一是通过当地负责人及核心志愿者的力量进一步扩大参与文化记录的志愿者队伍;二是丰富完成已有的记录内容;三是根据记录内容加速图片、影像的拍摄工作。在此基础上,初步完成项目系列成果的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