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壑朝川之墟探寻东海神庙(一)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探寻东海神庙之建筑历史


从历史遗存碎片一窥千年神庙建筑瑰丽


1现存东海神庙遗址



东海神庙位于今山东省莱州市城西莱州湾畔,占地四十余亩,现仅存遗址。


在这片保留的遗址上当地年逾9旬的耆老还能记得民国时期昔日神庙的模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的调研者在走访过程中根据清乾隆掖县志海庙图以及后续研究者绘制的平面图与老人们一一确认曾经的东海神庙的建筑布局绘制出曾经的海神庙布局图



2:研究者手绘图


那些考古发现的汉、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遗存物就如一条历史的丝线让我们籍以探寻两千多年浓缩在东海神庙时空叠加的痕迹


东海神庙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濒临莱州湾,莱州城的西北侧,海边地势平坦,海神庙坐北朝南偏东。考古勘察发现,海神庙周边有古河道,古道路,东海神庙的选址体现了古人对建筑选址的思考以及环境意识。遗址沉淀了历代东海神庙建筑格局,也为考据中国建筑制度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


图3东海神庙石碑


4 其他石构件


5 东海神庙瓦件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探寻东海神庙建筑历程

再没有其它地方表现的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与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大自然的原则这个人并不是可以从社会中分割出来的人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自然不在话下城乡中不论集中的或者散布于田庄中的住宅也都经常地出现一种对宇宙的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华夏意匠》)


海庙选址:仰观天文——危宿之象

6 东海神庙上应危宿图(改绘)


中国古代建筑以礼为制记录建筑制度的考工记便归属周礼之中古时中国的礼是依据律历而定律历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来而到汉代受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谶伟术和周易巫占的影响使古老相地术与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结合形成堪舆术的理论框架到唐宋时期其理论进一步发展完善形成一套集分析山川地形藏风聚气卜占和理气于一体的带着神秘和迷信色彩的复杂堪舆体系我国古代的城邑宫阙府第佛寺道观陵墓等建筑的内容形制以及标准都是以“礼”这个国家的基本制度而制定出来的《燮理阴阳:中国传统建筑与周易哲学2008年 程建军


由于古代都城皇权皆在北方中原一带,与东海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四海之中,古人尤重东海。作为祭祀岳镇海渎的一部分,历代祭祀东海神属国家吉礼的中祀


从历史资料研究可见东海神庙作为国家重要的祭祀之地其选址开始就遵从历代堪舆术而进行

早在东汉时期《汉书·地理志》便有关于东海神庙的记载“东莱临朐有海水祠”。临朐是东莱郡辖县之一现莱州朱旺一带海水祠是神庙的前身东莱临朐海水祠据传为周朝至西汉天文星象专家经天文地理选定的位置,因“考其星座虚危,其宿属水,其精以东海为汇”,海水祠便是祭祀水神灵之处。


至汉武帝征和初年,因方士进言,诏令于莱州建“东海神庙”,在“海水祠”前建设大殿,主祀东海神,圈地360弓。“弓”是古人丈量土地的器具,用木制成,形状似弓,两端距离是五尺,三百六十弓为一里,也叫步弓,相当于旧时营造尺五尺,而一营造尺现在约合0.32米,也就是说,一步弓等于1.60米。建成后,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3年)及后世的汉宣帝均驾临莱州致祭。


至唐太宗贞观年间,政府派太史令李淳风祭祀东海神庙,勘察地形,于东海神庙大殿向南28弓,立石定东海神庙正殿。绘图交莱州刺史赵宏智,后来复修大殿时便以此图定址。唐玄宗时曾拨款扩建,殿堂増至200余间。传说李淳风为赵宏智留下东海神庙星野图,经堪舆和五行术士精心测算,东海神庙选址(莱州城西北18里处)与月主、阴主共同构成“危宿”之象(图6)。


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分野



中国古代占星家将天上特定的一部分星宿与地球上某个区域相对应通过星象变化来预示地上吉凶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史记 天官书》。)古人将星象划分后,也将之与大地形态寻求对应,即分野”(图8。《史记·天官书》中,二十八宿分别对应于东周十三国及汉武帝十二州地理。



                      图7 二十八宿                                                图8 汉代地理分野

                                                                 (360图书馆——罗盘第十三层十二次分野)


在分野中,古青州包括“虚、危,齐”,其中,“东莱入危九度。(东莱,即东莱郡,汉置,首治掖,东汉迁黄县黄城集古人认为天上的危宿对应地下的东莱,于是莱州东海神庙也就与危宿有了关系。


       图9危宿三星图(网络图片)                      图10明《莱州府志》中的星野图


11二十八宿之“危”                                            12 汉代地理分野

360图书馆——二十八星宿图)               (360图书馆——罗盘第十三层十二次分野)


“危宿之象”是古人根据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观测天象参照物。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宿”。 二十八宿分为东南西北四方分为“四象”: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其中,每“象”七“宿”,“危宿”即为北方七宿之一(图7)。北方七宿是牛、斗、女、虚、危、室、壁,总称玄武。《经稗》:"斗牛女虚危室璧七宿有龟蛇体,故曰玄武。"《左传》:"玄武在北方也。龟、蛇二虫共为玄武,故蛇是玄武之宿,虚危之星也。"


《晋书·天文志》载:“危三星,主天府市架屋”,其中,“危三星”包括危宿一(宝瓶座α),危宿二(飞马座θ)和危宿三(飞马座ε)三颗星,这三星的连线就有如一个尖屋顶(图910)。根据不同记载,危宿度数所占周天为1617度,即罗盘的343(344)度360度之间。


危宿与分野这是一个较大的范围的天地对应的粗略概念,具体到东海神庙的选址古人还会具体到地上山川河流等地形之势文献记载东海神庙的危宿之象还与齐地“八神主”有关。


在天成像,在地成形--齐地八神主


13 《史记·封禅书》所载八神主



文献记载东海神庙与齐地八神中的阴主、月主共同构成危宿之象。


齐地八神主记载于《史记·封禅书》,公元前219年始皇第一次东巡登泰山后,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图13):

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圜丘云。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莱山。皆在齐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琅邪在齐东方,盖岁之所始。

——《史记·封禅书》


14 东海神庙与阴主、月主的关系(自绘)



对史记中所载“四曰阴主,祠三山王锡平先生2017年6月《烟台文史》发表的阴主祠探微一文认为对始皇所祠三山,汉代以降,除唐宋少数史学家认为三山即三神山之外,几乎无异认为在掖县(今莱州)三山岛。《汉书·地理志》指出三山的具体位置:“曲成有参山万里沙祠”。 《史记·孝武本纪》记元封二年(前109)武帝至东莱,“祷万里沙”。应劭注曰:“万里沙,神祠也,在东莱曲城。”


《太平寰宇记》所记之“三山”,在掖县北五十里,渤海南岸。元代于钦《齐乘》考记更为具详:“三山,莱州北二十里,汉志秦祠八神四曰阴主祠。《山东通志》则明确说:“阴主祠在(莱州)府城北三山,秦祀八神之四,汉宣帝祠三山八神于曲成即此。”《明一统志》和《大清一统志》均指明掖县三山岛为《史记·封禅书》八神四曰阴主所祀三山。林仙庭先生在《齐地八神与东夷古国》和《秦砖汉瓦帝王家》两文中,采用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齐地八神与先秦古国的关系,提出了天主与齐国、地主与鲁国、兵主与有宿及须句国、四时主与莒国及越国、日主与夜国、月主与莱国、阴主与曲城古国、阳主与己国相关联,它们分别是这些古国的所祀之神,是颇具说服力的。


对阴主三山的地望,林先生通过实地田野考古勘察,在三山岛西峰前坡发现秦汉时期建筑瓦件,并具一定的建筑规模,认为太史公以三山岛即是齐地八神之一的阴主三山不误,是曲成古国所祀之神。据文献记载,曲成县为汉高祖六年(公元前1201年)置县,于唐武德六年(623年)撤并入掖县。撤并后,曲成不再成为县治的地域中心,逐渐被边缘化。因此,对三山阴主的祭典也就淡出官方舞台,民间的祭祀也随之淡化,三山阴主祠亦逐步





15平度芝莱山与莱州三山岛



月主,即月神,中国古代神祗,在道教中常指嫦娥《史记·封禅书》所记齐地八神之一六曰月主,祠之莱山。皆在齐北,并勃海


大泽山东岳石遗址西南侧屹立一山,名芝莱山。相传汉武帝曾登临此山喜得灵芝而得名。据道光《平度州志》记载,古昔山上建有月主祠,系秦八神祠之一。秦始皇三十年,祀月主于之莱山;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太始四年两次祀月主祠,山上还有秦篆刻石。《史记·封禅书》中有:六曰月主,祠之莱山。其中“之莱山”可通假“芝莱山”。《莱州府志集(中册)》2021亦有记载“东连大泽、明堂、御驾诸山,皇帝之所常游也。秦汉祭月在此山,故悬崖断壁间,多先秦篆刻,莫能辨识。”(15


根据上述资料,东海神庙与阴主三山岛、月主芝莱山共同构成一个形同危宿之象的形态,正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不过这是一个大概的意向,在这个构图中,仅依照虚宿、阴主和月主祠来分析,东海神庙选址和轴线的具体地点是无法准确定位的。


俯察地理——地理环境与海庙选址及轴线关系


建筑选址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风水中即要“仰观天文”,还要“俯察地理”,地理形胜是建筑选址的最重要条件。东海神庙选址及轴线的确定除了考虑星象,还应考虑地理条件。古代在建筑选址重堪舆,往往借鉴利用自然山水环境的地形地貌来选取较为理想的建筑场所,以期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藏风聚气的生态与景观俱佳的境界。


东海神庙遗址周边的诸多地理信息给古人选址于此提供了线索。


南阳河(掖水)与东海神庙


16 明《莱州府志》中的掖县图


根据《前通志》记载莱州的地理形胜为:“福山临乎东海,掖水接乎南阳”、“神山距其南,渤海枕其北”(图16)。“神山”即高望山、文峰山(云峰山)。“南阳”即南阳河,又称掖河,其发源于莱州东南的大基山,自东向西环抱莱州古城,向西北流入渤海湾,西北段又称掖西河。东海神庙位于掖西河西侧,紧邻出海口,东海神庙一侧有一古镇,类似于广州的南海神庙一侧的扶胥镇。故而,一个合理的推测为东海神庙之前为古人出海祭祀的地方。同时据东海神庙考古勘探资料,在海神庙的南侧有河流环抱。



芙蓉岛、芝莱山与东海神庙


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讲求“前有照,后有靠”、“左辅右弼”。现存东海神庙遗址坐北朝南,朝向南偏东约14度,面山背海,但轴线延长线北望可与海中的芙蓉岛(蜉蝣岛)对应(《掖县志》载:“芙蓉岛,隔海岸五十里,翠螺一点,泛泛烟波中,状若蜉蝣。”当登上望海楼遗址的位置,可以眺望海中的芙蓉岛),成为东海神庙的背靠节点和轴线的起点(图17)。


17 东海神庙芙蓉岛、大泽山关系(改绘)



18 《莱州府志》中东海神庙与福山、禄山的关系 |19 现代地形图中东海神庙轴线与福山和禄山的关系(改绘)


东海神庙轴线南延线正对平度大泽山系的芝莱山,芝莱山便是东海神庙的朝山了,这条轴线北起芙蓉岛,南至芝莱山,前后长达数十公里,庙前轴线两侧左有禄山,右有福山,成为左辅右弼。据《掖县全志》载禄山在府城西北五里,峰岭高峻,北临沧海,常有烈风暴雨之异,上产温石福山,又名斧山,“州治旧掖城,西北数里有斧山,峰岭高峻,北临沧海,南望岱岳,一邦游观之地也” 。自东海神庙向南遥望,大泽山及两侧的毛家山、刘家山围合成广阔的明堂空间。可见,东海神庙的形胜格局气势磅礴,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成为国家祀典的四海神庙之首。(18、图19



                图20 东海神庙轴线(烟台市博物馆)         图21 东海神庙轴线分金:壬山丙向



             图30 东海神庙轴线北眺芙蓉岛                      图31 东海神庙轴线南对大泽山系芝莱山


历代东海神庙布局推演


历史文献中有很多关于东海神庙布局情况的记载。


根据宋开宝六年,《大宋新修东海广德王碑记铭并序》记载“东莱之地,海祠在焉”。但此前的布局情况已难考据。


根据《大宋新修东海广德王碑记铭并序》记载:“长廊千柱以环布,虚殿中央而崛起,窗牖回合其寒暑,金碧含吐其精荧,衮冕尊南面之仪,羽围图永远之制,节内外以严关键,宽步武而辟轩庭。”可推测此时的建筑布局应为数进建筑的廊院式格局。

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建筑存在固有的空间形态,作为官方祭海之地,东海神庙布局应为多进院落。《府志》及《县志》中已经有此时海庙布局图(32-34


洪武八年,《重修海神庙记》记载“正殿寝宫,左右两庑,东西二亭,与夫龙女之室,经仪之堂,神门厨舎,无不焕然一新。”


成化二十二年,《重修海神庙记》记载“周围缭以墙垣,高厚坚完;内侧北为正殿,殿前立廊门,前翼以碑亭,门左右峙以钟鼓楼,又前为山门,山门前翼以白石坊门,俱重檐叠栱,五绘画。左右廊庑各九间,塑海岱、云龙之像,饬以金碧粉塑。至于寝殿、宰牲、斋宿、道流房,因旧重新者,共六十楹,及大小碑亭四座;新增者,厅房、大小门楼四十二楹,钟鼓石碑楼、石函亭五座。庙内外并沿路植椿榆杨柳等树一千百四十株。


道光二十四年,《重修东海神庙碑记》记载:“拆建寝殿,修补正殿……前修正殿,仅属补苴,兹复拆旧更新,规模大备;其东西旧庑,存无其半,现已照基重建;前后御碑亭、历代碑亭、钟鼓楼、马殿、大门、以及别院之大小官厅、蠡勺亭……庙前旧有棋杆……”。



32 明嘉靖二十年《海庙集》插图                         图33 清乾隆五年《莱州府志》插图



34 清乾隆掖县志插图


根据现场调研,部分村民尚存他们年幼记忆中东海神庙被拆毁前的建筑形态。东海神庙在民国时期应为多进院落式格局,部分建筑已灭失。




35 历代布局推演图(自绘)

图36 根据访谈口述整理的近代海庙布局(自绘)



结语


岁月变化移风易俗然而天地和曾经的建筑就如时空存储器让我们与几千年的文明连为一体那经历时光打磨的残垣碎石那浸润时代记忆的飞檐石刻一如点点星光为我们点亮东海神庙这曾历经千年的存在



第一作者:程建军|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

整理者:陈颖

整理机构: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