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本文作者是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老北京遛弯儿计划”项目第二期志愿者。生长于北京的她穿梭在老北京的胡同中,通过影像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她的镜头总是能捕捉到胡同里那些日常、质朴却鲜活、温暖的画面,记录着胡同生活的点滴,呈现出一幅老北京生活的画卷。
遛弯儿:去看一场烟火蒸腾的生活盛宴
图文:李子霖
每天傍晚下班后,我会换掉在办公室穿的衣服,穿上舒适的衣服和运动鞋,背上自己的微单相机,然后把自己从灯火阑珊的CBD扔进二环内的胡同。日落后的我,就像在被桑拿熏蒸了一整天后,奋不顾身地一头扎进蔚蓝的北冰洋。
在胡同里遛弯儿时,我能找到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一天中所有喧嚣的情绪和思想,都在这里被沉淀下来。大多数时候,我都在漫无目的地走着,在一整片交错着的胡同里随意穿行,觉得自己就是一条鱼,胡同就是穿插交错的河道,只有在这里才找到舒适、自在的感觉。
这已经成了我保持了两年的习惯。作为出生成长于北京的我,踏入许多近40年都未曾知道的城市角落。
就在遛弯儿串胡同时,我喜欢上了街拍摄影。北京老城区兼具着烟火气和灵气,一片“高级灰”的墙,几枝从小院里探头的牵牛花,一丛任性生长的屋顶杂草,一辆靠在门墩上的儿童车,或者夜晚窗口灯光掩映的花窗帘。这些灵感触点让她显得生动又热闹。
接地气儿啊!那些来自于普通生活的平凡细节,你看着是凌乱和琐碎,但能传递给人一种温暖的美——生活实实在在的在你面前,就是柴米油盐,不悲不喜。和所有的生活之美一样,属于所有有心人,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内心的体现。对于一个有趣的灵魂,普通生活一定是有趣的盛宴。
老北京城的原来的设计就是本着方便生活来的——棋盘一般规整的街道布局让人永远不会“找不到北”,四合院的民居、遍布街头巷尾的大寺小庙、出街口就能解决购物问题的饭店和小卖铺,无不是为了老百姓溜达着就能满足日常生活。
当现在流行的“共享空间”在试图创造分享概念时候,其实北京胡同里的大杂院就是最早投入实践运营的共享空间。那么多户人家同一个院门里进进出出,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就这样都交错在一起了。院子当然是拥挤的,生活条件确实不那么好,但是简陋和拥挤中也有着特有的‘井井有条’——十几户人家的生活交错在一起又互不侵犯,还要见缝插针地展现自己生活的情趣——若不有心,是不会发现的。
晚饭口儿在胡同里串才折磨人呢!追着饭香闻是我在胡同里索得的“乐趣”,诶,每到那时,路过谁家窗根儿底下都是炒菜的香味。有回路过一个小院,正是做晚饭的时候,眼瞅着一个大姐从锅里盛出来满满的一碗红烧肉,哎哟,那个香啊……现在说着我都觉得那碗红烧肉就在我眼前……
胡同里有着最真实普通的北京人。曾经一次遛弯儿路过东四某条的一个大杂院,看到门口三个光膀子的大哥在侃大山,飘过来的一句话是“这石油往后要是不能从俄罗斯走了,可得从哪走呢?”我当时就乐了,这就是我们北京爷们儿——只有你不知道的,没有他们不关心的——“别说姆们住的胡同窄、大杂院儿环境逼仄,姆们胸怀天下,豆汁儿里鼓荡起风云,炸酱面里缠绕着乾坤!”这也是真实的北京人——局气、洒脱、活泼、可爱。
很多人研究胡同,着眼点大都是胡同里那些大宅门的历史变迁。作为历史学科的爱好者,我当然喜欢历史文化。在帝都北京,每条胡同、每个院子自然都蕴藏着故事,都曾经见证过历史的狂澜。但是,有时候我想,北京的魅力到底是什么?是王侯将相?抑或是波澜壮阔的家国历史?对,都是。然而,俱往矣,旧时王谢堂,今日百姓家。胡同是北京的血脉,我更渴望在这里找到有血有肉的北京精神——包容、大气、处乱不惊;柴米油盐,实实在在。
今年夏天,我终于成为了一名“有名分的”胡同遛弯儿志愿者——参与了“老北京遛弯儿计划”。
2018年6月,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CHP)受市规划国土委西城分局团组织委托,在共青团西城区委“青桥项目”的支持下,开展“老北京遛弯儿计划二期——胡同微观察”,深入北京老城6片胡同区域的6条胡同进行深入观察和记录,包括胡同里面拍摄、单体建筑记录和拍摄、以及胡同商业状况统计和居民访谈内容。在为期5个月的活动中,有50多名志愿者深入大街小巷,把当下这些胡同里的风貌如实记录了下来。这为将来城市的规划及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宝贵的依据。投身其中,我感觉自己终于为家乡做了点什么。
若说北京城老了,胡同就是她的皱纹,北京城因为沧桑而美丽;但若说北京城还在焕发新的青春,胡同就是根脉,为她的新枝绿叶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养分。
文青化、商业化的改造只会让北京变得庸俗,在我眼里人来人往,烟火蒸腾,才是这座城市最美的样子。
本文原载于《中国民航》杂志2018年12月刊